课件编号13297373

人教统(部)编版语文七下古人故事 23杨万里 素材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8次 大小:12355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编版,语文,七下,古人,故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绍兴二十四年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病逝后,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誉为一代诗宗。有《诚斋集》等。 23.杨万里 杨万里的故事传说 杨万里的父亲 宋朝江西吉州吉水有个大孝子,名叫杨芾。他是杨万里的父亲。这个杨芾历史上也算是个上小有名气的人物。曾有记载说他是“至孝”。绍兴五年发生大饥荒,杨芾从百里外为父母亲背米,遇到强盗抢夺,他不肯给;强盗想要杀害他,他悲伤大哭,说:“我给我父母亲背米,他们已经三天没有东西吃了,希望你们哀怜我。”强盗被他的孝心感动了,就把他给放了。” 勤奋谦虚的少年 杨万里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好在杨万里有一个好父亲。他父亲杨芾不但很有孝心,还非常喜欢读书,家境本不富裕,但藏书众多,家里再没钱,也要买书来读。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广师博学,发奋读书。鸡鸣时烛光下读书背诵,狗吠时才恍觉夜深,杨万里多年的学习生涯便是这样的状态。 谦虚好学伴随杨万里的一生。他广泛拜师,当时文坛名流高守道王廷珪都曾是杨万里的老师。他的老师还有张九成、胡铨、刘才邵、张浚。这些人学识渊博,而且大都有爱国情结,倾向北伐,收复失地。这些对杨万里产生深远的影响。 拜牧童为师 那一年春天,杨万里到当时的京都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应考。他觉得自己知识渊博,准能考中。便来到西湖苏堤上游玩,这里满眼风光秀丽风光,让他心旷神怡,他便脱口而出:“西湖风光举世无双,湖上苏堤天下第一”。 旁边一个牧童笑了,杨万里说:“难道我说得不对?”牧童“你说的不准确,全国有好多西湖,风景都很美。听说广东惠州的西湖,苏州的西湖就很不错。” 杨万里感慨道:“孔子当年以项橐为师,,我今天也要以牧童为师。”于是,他向牧童作揖:一拜。牧童笑着摇摇手:“不敢当不敢当。”杨万里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应当应当。” 拜竹为师 杨万里有一次还拜竹子为师呢。 那一天,杨万里去云栖竹林散步,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挖冬笋,他看那个小孩子,挖下去从不落空,感到很惊奇。道:“你们怎么这么厉害?我要拜你们为师。” 那小孩抬着头看,说:”你是个读书人,一定懂得很多知识,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 杨万里诚恳的说:”虽然我读了很多书。但对挖笋却一窍不通,你们是怎么找到冬笋的?” 小孩爽快的说:”很简单,挖笋要记住,挖冬笋,看竹梢;叶子黄,冬笋长。” 杨万里惊讶的说:“为什么叶子黄有笋?” 小孩说:“因为笋吸收了竹子的营养了,所以枝叶就变黄了。” 杨万里道:“有道理,有道理。”然后又问:“如果不挖掉冬笋,竹林不是会更茂密吗?” “哈哈,你错了,冬笋不挖会自己烂掉的,只有春笋才能长成竹子。” 杨万里望着竹林,愣了会,禁不住对小孩子说:“小朋友,你比我可懂得多了,看来我要拜你为师。” 那小孩笑着指着竹子说:“虚心竹子节节高,他才是我们的老师。” 杨万里望着竹林说:“对对,竹子是我们的老师,我要拜竹子为师。” 说完,杨万里便向竹子作揖礼拜。孩子们在一旁也学这位长者,向竹子作揖。 “诚斋”的来由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杨万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当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被贬官住在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没有见到,后用书信尽心相请,而且通过他的儿子张栻介绍,才得以收到接见。 见面后,张浚对他说:“元符年间的大人物,腰金衣紫,俨然堂皇高傲,但大都尸位素餐,只有邹志完、陈莹中的姓名与日月争光!”邹志完、陈莹中就是邹浩和陈瓘,他们都是哲宗时期的大臣,历来铁骨铮铮,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