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05514

实验4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580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关系,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全面正确地认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1.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事实经验,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加速度还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有关,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2.控制变量法:加速度a和质量m、受力F都有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先控制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再控制另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 砝码、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导线、夹子、小盘、天平、小车、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复写纸、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测质量 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安仪器 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 3.平衡摩擦力 把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使小车在不挂小盘和砝码的情况下,能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点的间距相等). 4.测a、F 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计算小盘和砝码的重力,即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把小盘和砝码的重力和对应的加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5.再重复 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4,并多做几次实验. 6.测a、M 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打出纸带.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M,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7.再重复 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6,所对应的质量和加速度也需记录在表格中. 【数据处理】 1.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实验次数 加速度a/(m·s-2) 小车受力F/N 1 2 3 4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a F图像,即在图中描点、连线.通过连线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所描绘的各点大致分布在同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上. 2.把不同质量的小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实验次数 加速度a/(m·s-2) 小车质量M/kg 1 2 3 4 3.实验结论 (1)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力F成正比. (2)在力F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系统误差.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 2.测量、操作不够准确造成偶然误差. (1)质量的测量误差. (2)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 (3)拉线或纸带与木板不平行会造成误差. (4)平衡摩擦力不够(或过度)造成的误差,该误差使作出的图线在横轴(或纵轴)上产生截距.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4.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