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13575

【核心素养目标】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册1.4.6鱼类 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0104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核心,素养,目标,少版,七年,生物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册 1.4.6鱼类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6鱼类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关于鲫鱼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后面各类脊椎动 物的基础,它在全书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包括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呼吸器官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最后总结了鱼类的主要特征。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实验: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鳞片、侧线,以及鱼鳍的着生部位和摆动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并得出初步的生物适应性和统一性的规律。第二个探究实验,安排学生观察鲫鱼吞水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鲫鱼的口与鳃盖的配合规律;然后通过观察鳃的外形,来进一步列出鳃的结构,阐明鳃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描述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观察“鱼鳃作用”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分小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渗透生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重点 1.掌握鲫鱼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鳃的特点,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理解鲫鱼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初步掌握生物适应性和统一性的基本概念。 难点 1.理解鲫鱼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初步掌握生物适应性和统一性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水族馆里,千姿百态的鱼在水中畅游:既有体形庞大的鲨鱼,又有颜色鲜艳、体形奇特的热带海水鱼和活泼可爱的小丑鱼。它们正在与潜水员嬉戏共舞…… 你想了解鱼在水中是怎样生活的吗?它们又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感受鱼类之美 引出鱼类内容 讲授新课 一、鲫鱼 1.观察鲫鱼 (1)目的要求:概述鲫鱼外部形态与其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材料器具:活鲫鱼、鱼缸、清水等。 (3)方法步骤 ①观察在鱼缸中游动的鲫鱼的形态特征: a.观察它的体色,看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b.观察它的体形有何特点; c.感受触摸鲫鱼体表的感觉,观察它的鳞片及其排列特点; d.观察侧线的位置和特点。 ②观察鱼鳍:a.观察鲫鱼共有多少种鱼鳍,描述其着生部位及其特点:b.观察卿鱼游泳时,各种鱼鳍的摆动特点。 ③推测鲫鱼各种形态特征所对应的功能。 视频:观察一种淡水鱼 2.鲫鱼的形态特征 (1)分部: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盖后缘之前是头部,肛门之后是尾部,中间部分是躯干部。 点拨 鲫鱼生活在淡水中,是杂食性鱼类,它以硅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和水草等为食物。 (2)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 项目特点生理功能体色背面呈深灰黑色,腹面呈白色一种保护色,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具有保护作用,利于防御和捕食体形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体表体表有鳞片,可分泌黏液保护作用,另外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侧线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与神经相连,由两侧中央鳞片上的小孔组成测定方位,感知水流和水温鳍尾鳍1个,背鳍1个,胸鳍1对,腹鳍1对,臀鳍1个运动器官,协调鱼的平衡和运动 (3)鲫鱼的鳍: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鲫鱼主要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协调运动和平衡的作用。各种鱼鳍功能的比较如下表。 概述分类功能失去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