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1005

4.2.1复杂多样的地形 教案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26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2.1,复杂,多样,地形,教案,浙江省
  • cover
复杂多样的地形 一、课程标准要求: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 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课时侧重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环境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们的生活,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属于教材中地理特色非常明显的一课,是对学生读图、填图、析图能力的必要再现和提升,是培养学生良好地理学习品质的有利时机。然而,由于繁多的地理名词定位和较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可能对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而降低学习兴趣,故教师宜设置“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宜提供充分合适的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宜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单元 2、了解山区的含义和地势的概念; 3、知道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大致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我们的五种基本地形和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感受地形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形及其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五、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图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地形的特点;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菜地势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难点: 1、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难点:分析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七、教学方法: 采用图示法、分析法、案例法,通过情景设置、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下典型的风光图片,导入新课学习。 欣赏我国的自然风光图片,感受我国的壮丽河山。 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看一看 展示空白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地形图,说出中国的主要地形单元并一一显示,同时教师对地形单元做精炼的介绍。 看着空白中国地图,按照教师引导的顺序,依次说出中国主要地形单元。 提高读图能力, 掌握地形单元, 落实知识目标 想一想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第一个特点并出示四大高原景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复杂这一特点。 在前一步骤基础上,自主探究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 自主探究,积极思维 算一算 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 结合山区概念,计算山区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我国地形第二个特点。 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辩一辩 出示辩题,主持学生辩论赛并做好总结陈词 充分挖掘山区利弊,积极思考,展开激辩。 展示自我,深挖利弊 游一游 引导学生跟随小飞侠沿32°N做一次旅行,并出示《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 理解我国地势自西往东的变化,推导我国地形的第三个特点。 情境创设,因势利导 说一说 出示《中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同桌合作,探究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人口分布的影响。 承前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