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1095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650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格式,教案,植物的生殖方式,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cover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 课题 植物的生殖方式 科目  初中生物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课时 1 作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延绵不绝的生命乐章,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而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本节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及应用,着重突出植物的生殖方式与环境的相适应。本节为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基础。2、通过扦插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1、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分析、合作探究、讨论等多种途径,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2、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休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这将成为学生的认识障碍点。3、七年级学习过开花和结果,对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此知识过渡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应不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体会不同的生殖方式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扦插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 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难点:尝试植物的扦插。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动物的生殖发育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要素。进一步引导: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进行有性生殖?还有其他生殖方式吗? 学生归纳动物有性生殖的特点为:由亲体产生的两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其遗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后代生活力强。植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也能够进行无性生殖。 让学生形成人和动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的观念。通过引入方式,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植物能形成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1、鼓励学生回忆并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2、一株绿色开花植物是怎样产生后代的?3、帮助学生归纳并小结:由此可见,植物依靠种子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学生描述可能五花八门,经过讨论归纳可总结为:植物的花里,雄蕊产生花粉,花粉萌发产生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花粉形成的花粉管伸入胚珠后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长成一株幼苗,生长、直至开花和结果。 通过回忆并描述让学生形成协调的精神,可分组进行。 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进行无性繁殖 1、思考和讨论:绿色开花植物除用种子进行繁殖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产生 后代的方式?例如:在绿化造林工作中怎样繁殖杨柳等树木呢?在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山芋和莲呢?2、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出无性繁殖的几种形式:(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种植马铃薯,特点是:块茎会逐年变小,抗病力有所降低。(2)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繁殖新个体。特点是: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系列速度,常用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等。扦插:剪取月季的一段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