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27208

专题复习9: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942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定律,牛顿,专题,人教,必修,2019
  • cover
专题复习9: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一.知识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本质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表达式:F=-F′. (3)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二.考点突破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 (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例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 例2.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   ) 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 C.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的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