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30477

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 歌曲《凤阳花鼓》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8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三年级,下册,音乐,4课,歌曲
  • cover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课 题 《凤阳花鼓》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执 教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本课歌曲《凤阳花鼓》,体验歌曲表达的欢快情绪,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珍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表演、伴奏等形式参与综合实践等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感受安徽民歌的艺术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歌曲中“衬词”的演唱难点。 3、知识与技能 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凤阳花鼓》,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唱出民歌的韵味。 教学内容分析 《凤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教学理念 本课教唱的歌曲是《凤阳花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如何用丰富的形式表现歌曲,并且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整节课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美的音乐情绪中充分感受《凤阳花鼓》的民间音乐风格,使整个音乐课堂充满安徽民间歌舞的氛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凤阳花鼓、锣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播放《凤阳花鼓》舞蹈视频。2、请谈一谈看完舞蹈的感受。3、简介凤阳花鼓,认识传统凤阳花鼓表演的搭档乐器———鼓和锣。(1)展示凤阳花鼓和锣。(2)听听凤阳花鼓和锣的音色,请学生描述。(3)让学生试着打打凤阳花鼓。 谈一谈看完舞蹈的感受。了解凤阳花鼓和锣 体验《凤阳花鼓》的欢快情绪。在良好的气氛中开始新课。 展开阶段 二、节奏练习:引导学生模仿花鼓圆润弹性的声音,跟随钢琴音高进行节奏练习。A、模仿锣鼓的声音和动作,进行趣味节奏练习。4/4 咚 - 咚 - | 咚 咚 锵 - |B、为锣鼓节奏加上音高做律动。三、学习歌曲1、学习歌曲第一、第二乐句歌谱。2、找出歌曲出现切分节奏的地方练唱。3、按节奏读歌词。(1)“衬词”的介绍:我国民歌的一大特点。a、 结合节奏练习,解决难唱的衬词部分。b、 提示衬词中“得儿”的唱法,唱出民歌韵味。4、引导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1)用lu哼唱歌曲旋律。2)师生接龙唱谱(第1—10小节)3)齐唱一遍歌谱。5、学唱歌词。1)师生接龙唱。(衬词部分一起唱)2)指导唱好第三乐句“凤阳歌来凤阳歌”。3)全班有感情地练唱歌词。四、练唱歌曲二声部旋律和歌词。 跟随钢琴音高,模拟锣鼓节奏,并随着老师提示加上音高。A、模仿老师做律动,进行趣味节奏练习。B、跟随老师边唱边做律动。学习歌曲第一、第二乐句歌谱。练唱切分音。了解“衬词”。一起解决难唱的句子,和老师共同探索如何把衬词唱出民歌韵味。学生练唱歌谱。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声音要统一和谐。 在充满趣味的节奏游戏中,熟悉二声部旋律,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通过练唱歌谱,熟习歌曲旋律。解决难点乐句的学习。完整地演唱歌曲。通过二声部伴唱,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结束阶段 五、课堂小结1、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一起唱着欢快的《凤阳花鼓》结束本课。 1、唱着欢快的《凤阳花鼓》离开课室。 谈收获加深对本课歌曲的情绪体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