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4.17《保护生物》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1.能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描述生物与人的关系。 2.能说出生物资源的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科学思维: 1.能从生物与人的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制定比较完整的保护生物的方案。 3.能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搜集资料。 4.能用电子相册、概念图、资料卡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5.能运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1.能对人与生物的关系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从不同视角,采用新的方法设计保护生物资源的方案。 4.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沟通,综合考虑他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 能意识到人类离不开生物,树立自觉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师准备】 准备人与生物关系的资料(视频、图片或文字)。 【学生准备】 收集破坏生物资源对人类造成影响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册》、笔等。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活动3及“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1.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星球,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人类已知的地球上的生物超过了170万种,每一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2.提问:生物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二)设计方案 1.引导: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那么,如何将人类的衣食住行与生物的密切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呢 我们可以设计一张图表呈现出来。 2.出示:教材54页中的记录表和关系图案例。 3.思考:这两张图表各包括哪些内容 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4.设计:学生分析案例设计的思路后,在小组内设计自己的方案,并将设计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0页中。 5.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自己小组设计的图表,引导其他学生根据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内容科学、形式新颖、简单明了) (三)得出结论 1.讨论:人类为什么离不开动物、植物、微生物 2.小结: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用品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人类离不开生物。 (四)拓展延伸 1.引导:人类离不开生物,但是由于人类的影响,生物资源正遭到破坏,你知道哪些破坏生物资源的事例吗 2.作业:请同学们课下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搜集资料,并将其整理成电子相册、概念图或资料卡等,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生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影响,生物资源正遭到破坏(出示乱砍滥伐树木、猎人肆意捕杀鸟儿的图片)。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物资源的现象。 2.提问:人类是怎样破坏生物资源的 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生物资源的破坏。 (1)讲述: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结合课前我们搜集到的资料来获取信息。 在整理资料时建议从两方面进行:(1)可任意选择一种破坏生物资源的行为,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带来的后果;(2)如果该生物遭到破坏,和它密切相关的生物或非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会怎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 (2)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整理有关资料,并利用电子相册、概念图、资料卡等形式来星现阅读结果。 (3)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评价。 (4)思考: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总结:人类需要生物,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我们要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 2.怎样保护生物资源。 (1)引导:保护生物资源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向周围的人发出倡议一起行动吧!你知道怎样书写倡议书吗 (2)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倡议书提纲,再根据设计提纲撰写倡 议书。倡议书提纲包括倡议的对象和具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