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44225

2022浙教版八上 科学1.5物质的溶解(4)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4709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教版,科学,质的,溶解,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 §1.5物质的溶解(4)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 2、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3、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_____表示方法。 2、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_____。 3、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 4、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 ; 知识点2、溶液的配制 1、溶液的配制步骤为: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稀释浓溶液时, 不变, 、 变大, 变小。 3、配制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用 称量,溶剂的体积用 测量,溶解时玻璃棒的作是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氢氧化钠 B.固体X可能是硝酸铵 C.氢氧化钙溶解度:①>② D.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①=③ (例题1图) (例题2图) 例题2、一杯50℃的氯化钠溶液,只让其温度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丙溶液的温度一定为30℃ D.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例题3、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第四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第二组大 C.20℃时,5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克溶质 D.实验中只有第一组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例题4、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品体放入烧杯中,在烧杯中依次加入水,不断搅并,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乙→丙的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丁→戊的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例题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2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以下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a.图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b.图D为过滤装置,其漏斗中滤纸的放置方向应为   (填序号)。 实验二: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三、随堂练习: 1、小李从100克10%的食盐溶液中取出30克溶液,则取出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1% C.33% D.3.3% 2、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3、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 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4、20℃时,在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常温下,对100mL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