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45667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

日期:2025-10-0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30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社会,人教,同步,变革,国家,早期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夏、商、西周的兴亡考点的掌握。本图出自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11页图1-14司母戊鼎,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之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对书本图片的解读。 2.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夏、商、西周的兴亡考点的掌握。商朝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最早的文字及其形成时期。 3.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目的是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B.分封的主要对象是自己的子弟和亲戚 C.分封制由上到下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D.一直起着巩固政权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西周分封制的理解。此题为逆向选择,分封制一开始确实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统治,但也是引起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之一,故而D说法有误,选择D。 【点评】理解西周采取分封制产生的影响。 4.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西周(春秋)———东周(战国) B.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C.夏———商———东周———西周(春秋、战国) D.夏———西周———东周———商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我国朝代更替概况的识记。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之后商汤灭夏,商朝建立。BC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BC770年,东周开始,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故答案为B。 【点评】了解我国朝代更替的概况。 5.“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考点的掌握。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公元前7世纪中期的葵丘会盟中,周天子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春秋五霸。 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C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掌握。A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教育方法;B指重视复习;C指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强调教育平等;D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根据题干中”教育公平“,可知答案为C。 【点评】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 7.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