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46783

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57112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21张,PPT
  • cover
使 至 塞 上 13 唐 诗 五 首 王 维 题目解读: 使: 出使。 到。 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同时 也表明了诗歌描写的是塞外之景。 至: 塞上: 作用: 一、资料链接 (一)边塞诗 1.概念: ①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思想内容: ②抒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③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苦; ④描摹边地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等。 3.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二)王维生平及作品欣赏 (二)作者作品 王维(约701一761),字 , 朝著名的 诗 人、 ,官至尚书右丞,亦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 合称“王孟”。又因其信奉佛教,故有“ ”之称。王维 擅长绘画和各种诗体,诗尤以五言诗著称,多咏 , 对其诗和画,苏轼有“ ”“ ”的评价。 主要作品:《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摩诘 唐 山水田园 画家 诗佛 山水田园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将士, 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皇帝将王维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 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三)背景探寻 二、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配乐朗诵: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我独自)乘着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军, 行进在辽远边塞地区。 (我)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飘向塞外, 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飞入了胡人的地方。 茫茫大漠上一炷烽烟笔直地升上天空, 黄河上一轮落日显得又大又圆。 在萧关遇到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 得知都护正在前线大破敌军。 (二)朗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起: 承: 转: 合: 交代点题 写景叙事 转折变换 议论抒情 (三)自由朗读,分析该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点题。交代了地点及事由。关塞迢迢,山高 路远。此时诗人形单影只,内心感到孤寂。 延伸感受。诗人自觉好像“征蓬”,又似 “归雁”,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由个人的小心情转写自然大境界: 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呼应首联,总结情感。个人失意在大漠 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表达了因前线 大捷而欢欣鼓舞的高涨情绪。 起 承 转 合 三、品读、鉴赏古诗 (一) 品读边塞诗《使至塞上》 内容、情感: 点题,交代 及 。“单车”看似在写诗人 轻车简从、形单影只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的情状,实是表达 行程中内心的 感。“属国”是 ;实际诗人 并不需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 烘托孤寂的心境。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地点 事由 孤寂 诗人自称 内容、表现手法: 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征蓬”“归雁”或是实写 所见景物,更是 。“征蓬”与“归雁”,“出汉 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入”, 强烈, 中蕴含 。 修辞、情感: 运用 的修辞手法,诗人以“ ”“ ”自比, 写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 一般进入胡天。传达出的内心 感受,暗写诗人被 排挤出朝廷的 、 之感。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即景生情 对比 凄凉 悲壮 比喻 征蓬 归雁 漂泊无定 孤寂 飘零 炼字: “孤”“直”二字写出景物的 ,有一种震撼 人心的力量。“孤”字写出了景物的 ,“直”字表 现孤烟的 、 之美;“圆”字表现落日之 、 之 ,给人以 而又 的感觉。 艺术特色: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 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3.大漠孤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