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1592

大象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2.5水与地表形态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41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大象,2017,六年级,上册,地表,形态
  • cover
课题:水与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侵蚀和沉积作用。 科学思维: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实践: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描述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侵蚀和沉积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描述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准备:方形水槽、石子、泥沙、土壤、水、木板、矿泉水瓶、三脚架、夹子、水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1.提问: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形,有沟壑、峡谷、冲积平原、三角洲等,那么这些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作出猜想。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沟壑、峡谷、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地形的形成原因作出有依据的假设。 生:雨后我观察土壤,见过和沟壑地形特别像的水沟。 生:水在自然界是循环流动的,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 生:我猜想峡谷应该是河流冲刷出来的。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让我们一起做实验来验证吧。 二、实验:探究流水对地表的影响 1.阅读书本第29上图,参照图片中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3.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三、处理信息 1.教师引导讨论、分析、推理:在模拟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它们和哪些地表形态相似? 2.学生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描述流水对地表形戊的塑造。 3.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讲解。 4.学生阅读书本29面“小贴士”,结合所画示意图,上台讲解什么是风化?什么是侵蚀?什么是沉积? 5.教师讲解:地壳运动构造着山脉、海沟、平原、盆地等地形,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着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 四、迁移应用 1.提问:山西省有一个大同土林景区,里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土柱,因此被称为“魔鬼城”。站在高处观看,这些土柱的平顶都和远处的地面差不多同样高,甚至还长着草。试着用我们在这一单元学到的知识,猜一猜这些土柱是怎么形成的? 2.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我认为是河流流水冲刷形成的。 生:我认为是雨水的侵蚀形成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主要是通过分析这个案例,让大家认识到流水侵蚀作用。 板书设计 水与地表形态 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侵蚀和沉积作用。 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大多是流水冲刷形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