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57041

第2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共31张PPT)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371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31张,八年级,苏科版,学年,2021--2022
  • cover
(课件网) 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   达尔文的研究是由我们司空见惯的生物变异现象入手的,从人工选择形成新品种的过程得到了启发。 实例分析:   原鸡和几个品种的鸡 案例分析: 讨论交流: 1、几个品种的鸡与原鸡相比,它们分别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2、这些品种的鸡是怎样形成的? 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 和 ,对生物发生的 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 的过程 。 原鸡 变异个体 人工不断选择 (符合人类需要的生存下来) 新的品种 ? ? 逐代遗传 积累加强 变异 新品种 需要 爱好 说一说: 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植物或动物的品种很多,你能说出其中一些品种的名称吗? 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金鱼品种 人工选择 野生甘蓝 花椰菜 结球甘蓝 紫甘蓝 羽衣甘蓝   达尔文由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联想到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他们在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   英国桦尺蛾的事例 阅读课本p33页英国桦尺蛾的事例资料,结合P34页图23-8 数据表,讨论交流: 1、从1890年到1960年,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数量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从1890年到1960年,深色的桦尺蛾数量 ,浅色的桦尺蛾数量 。 增加 减少 数据分析桦尺蛾数量的变化 深色桦尺蛾数量增加,浅色桦尺蛾数量减少,这是为什么 活动:捕食桦尺蛾的游戏 想一想 没污染的树干(浅) 被黑烟污染的树干(黑) 深色 浅色 × × (有利) (有利) 环境改变 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 为什么各种生物没有把地球占满? 自然选择学说———生存竞争   生存竞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只有少量个体能获胜并生存。什么样的个体能获胜生存呢? 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和变异   什么样的变异个体能够生存下去? 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个体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不利变异的个体死亡被淘汰。 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什么是自然选择? 假如树林里没有捕食桦尺蛾的小鸟,这两种桦尺蛾的数量还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吗? 活动:当个小小科学家 1、如果你是达尔文,你怎样用自然选择的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出现 1.起初原始鹿的脖子有长有短。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鹿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短脖子的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较少。经过逐代遗传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达尔文的观点:适者生存 思考: 1、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是谁在进行选择? 2、当时的原始鹿要能成功的进化成长颈鹿而不是全部被自然环境所淘汰,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而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动力),两者缺一不可。 拓展延伸: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农药使这些害虫 产生了抗药性吗? 不是,主要是害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的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作用了。 课堂检测: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C、生物界普遍存在生存竞争 D、生物界具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D 2、抗生素在治疗由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会下降。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 A、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B、细菌对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