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黄鹂鸟》 教学目标: 1、能用温柔亲切的声音演唱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 2、能用轮唱的形式,初步合作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3、感受蒙古族人民对生活,对大草原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够初步合作演唱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 唱准八度大跳音程。 教学设计理念: 《小黄鹂鸟》是实施有效唱歌教学的一堂实践课,整个课堂遵循着“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九字唱歌教学理念,并突出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体现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聆听、视唱、齐唱、合唱、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感受、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强化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舞台还给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师生进行节奏游戏互动 师:同学们,上课前,和老师一起玩个游戏吧。老师来拍一段节奏,请你们复制并播放出来,注意听。(师分半句慢速拍打节奏。) 师:准备好了,开始播放,一二一起。(生表现。) 师:哇哦,同学们播放的非常准确,现在,请同学们重播一遍,听听老师给这组节奏配上了什么?听!(师拍打节奏并配上词,叮铃铃~~)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把我的词复制一遍,一二一起。 2、 师生唱《问好歌》进行问好。引导学生放松、轻声歌唱。 3、 师:开始上课啦,同学们,还记得老师教你们唱的《问好歌》吗?一起来唱唱吧。 二、激趣导入 运用《问好歌》进行卡农式练唱。 1、 师生配合进行二声部轮唱。 师:同学们,看到你们带着灿烂的笑容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开心啦,现在让我们换一种演唱形式来唱《问好歌》。 老师跟你们进行配合一起唱你们问好的旋律,你们唱的时候注意听老师跟你们唱得有什么不同?(唱完,出示《问好歌》图谱) 生先唱,师后唱。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发现了什么?老师跟你们唱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是后唱的。 师:对了~老师是在你们唱完老师两个字后,加入进来。也就是老师迟了两拍再开始。 师:现在请全班同学再跟老师配合一次。你们先唱、老师后唱。一起来试试。(可试2遍。) 3、引导学生了解二声部轮唱形式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所进行的两个声部一前一后的演唱形式是叫做什么呢 有哪位同学知道答案,告诉老师。 生:轮唱。 (师:对了,正是二声部轮唱形式,———点击幻灯片,这种演唱形式特点的就在于两个声部一前一后你呼我应。) 三、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蒙古族民歌,想请同学们听听———点击幻灯片 师:与刚才我们一起配合演唱的问好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也是二声部轮唱歌曲。(板书:二声部轮唱) 师:对了,同学们耳朵真灵,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这首蒙古族民歌也是一首二声部轮唱歌曲。 (2)复听歌曲,提出问题:歌中小朋友是对谁在歌唱,以及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歌唱?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两个问题再听一遍,———点击幻灯片看看能否听出这首是小朋友在对谁歌唱,以及是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在唱的? 生:(在对小黄鹂鸟歌唱,) 师:太棒了,仔细聆听的小朋友,李老师最喜欢了。而且这首歌就叫做小黄鹂鸟———点击(板书课题:小黄鹂鸟) 师:那蒙古族小朋友是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对小黄鹂鸟歌唱的呢? 生:用亲切、温柔的声音。———点击 师:回答得很好,(师哼唱“小黄鹂鸟儿啊,你可曾知道吗?”表现情绪。)正是表现出蒙古族小朋友非常喜爱小黄鹂鸟。 (3)再听歌曲《小黄鹂鸟》,拍手律动感受亲切温柔的情感表现。并听听歌词里的小朋友在对小黄鹂鸟说些什么?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带上律动感受这种亲切温柔的情绪,边感受也边请同学们仔细听小朋友们在对小黄鹂鸟说些什么呢 师: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小朋友在对小黄鹂鸟说些什么呢?———点击幻灯片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