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62788

第二章《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4549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章,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 你 怀念儿时的蓝天吗? 火星 60年前 60年后 谁是伤害我的凶手? 1.什么是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物分为哪两种? 3.酸雨是怎样产生的?主要分布哪些地区? 4.光化学烟雾是怎样产生的? 5.如何防治大气污染? 结合教材,先来熟悉下面几个内容: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气溶胶状污染物:天空中的雾、尘埃,颗粒物。工业上和运输业上用的锅炉和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采矿、采石场磨材和粮食加工时所形成的固体粉尘,人造的掩蔽物烟幕和毒烟等都是气溶胶的具体实例。 气体状态污染物: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大气污染物 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 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等。 天然污染源:火山喷发、森林自然的山火等,具有偶发性。 人为污染源:工厂排放的废物、汽车尾气等,具有间断性或持续性。 常见的大气污染 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的过程中,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说明:酸雨不单指“雨”,也包括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 我国的酸雨 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经济发展,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分布范围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 西南地区 。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 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 酸雨的危害 A.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B.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C.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D.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产生条件 ①大量排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②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 ③逆温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 ④地形:如河谷、盆地地形。 ⑤多发季节:夏秋季节。 危害 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对动物、植物和材料有害的是臭氧等二次污染物。人和动物受到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质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色素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臭氧等还能造成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使大气浑浊影响交通。 大气污染防治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防治关键 防治途径 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 集中供暖; 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 废气处理和回收利用; 发展公共交通; 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 何时蓝天常在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总 结 大气中污染物质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对人和生物等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防治措施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酸雨、光化学烟雾 再 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