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62800

第五章《问题研究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1160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五,问题研究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问题研究 曾经的海 搬到了我们的城市…… 如何让我们的城市不再“看海”呢?!!! 1.城市产生“内涝”的原因是什么? 2.城市洪水和城市土壤缺失有什么样的关系? 3.“雨水花园”对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4.“海绵城市”对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结合教材,先来熟悉下面几个内容: 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 资料卡 土壤截留的降水越多,降水通过它流到河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削减了洪峰,因此降低了洪灾的风险。1米厚的多空隙土壤截留300毫米的降水量。 用沥青或者混凝土之类的不透水层覆盖的土地,降水无法向土壤下渗。城市中大面积的土地表面被硬化,一旦发生强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很容易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积水成涝。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在局部地区造成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问题思考: 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良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问题思考: 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良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答:从整个水循环过程上看,特大城市大面积硬化地面会影响到水循环的所有环节,如热岛效应中的蒸发、局地水汽输送的改变,雨岛效应中降水的改变等,特别是与自然地表相比,硬化地面对下渗的影响非常显著。 问题思考: 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答: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700毫米,但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北京地势低平,部分低洼地区容易积水,但北京总体位于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蓄水能力强。 雨水花园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资料卡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问题思考: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2.雨水花园有哪些作用? 问题思考: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答:雨水花园通过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实现增加下渗,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和其它填充物过滤与吸附、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净化雨水,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蓄积作用实现涵养水,通过浇灌植被、弥补公共用水等实现雨水资源化。 问题思考: 2.雨水花园有哪些作用? 答:为人类活动提供休闲观赏景观,保护排水管道,降解污染。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如在山城雨水花园可缓解水土流失,在干旱区雨水花园可抑制沙尘等。 海绵城市对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资料卡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问题思考: 1.推想海绵城市对面材料的特点。 2.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对城市雨洪控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3.在什么条件下的城市宜建海绵城市? 问题思考: 1.推想海绵城市对面材料的特点。 答:多空隙、抗压、耐磨、不易腐蚀等。 2.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对城市雨洪控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答:一是海绵城市控制与洪要具有跨尺度、综合性、全时段、全要素的特点;二是要侧重于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求通过生态建设使城市自然水循环能够保持原有的水文特征;三是要实现城市防洪防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使城市能够减缓或降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恢复性。 3.在什么条件下的城市宜建海绵城市? 答:一是多暴雨、地势低平的城市;二是降水季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