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河流与湖泊--黄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灾害和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分组合作 教学设计 1黄河的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桃花峪;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引入]前边我们了解了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等基本内容,还学习了黄河的水文特征。 黄河的贡献与灾害 黄河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 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过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不仅经常会泛滥,还有其它的灾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如凌汛、断流。 凌汛 河流的流向,在上游和下游地区都出现了由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出现凌汛。 发生时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发生河段:上游宁夏和下游山东境内 危害:容易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胁 断流 [活动]请学生读 黄河断流阅读材料并讨论: 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 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提问]现如今,还有什么新的危害吗? [学生讨论回答]水污染问题等。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治理与开发黄河。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1、中游治沙 [引导学生思考]:治理黄河 2、治黄的措施: 下游:加固大堤:(应使学生明白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展示图片)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展示图片) 。 开发利用: ①梯级开发上游水电;(请学生读图,找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让学生明确位置)。 ②引黄灌溉;(介绍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与华北平原,说明其有利的一面)。 课堂检测 黄 河 长 度 5464千米 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特 点 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注入海洋 渤海 上、中、下游的 分界点 上———河口—中—桃花峪———下 流经省区(写简称) _____(9个) 流经地形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支流 泾河、湟水、汾河、渭河 开 发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_____、_____、_____。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_____平原、河套平原;塑造出_____平原。 忧 患 ①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泛滥,凌汛。 治理措施 ①上游:合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