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68819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2645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使至塞上,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律诗:“起一承一转一合”的格局。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延伸; 颈联: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景,或由景及情、理,别开生面; 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小技巧 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意或诗意的波澜; 首尾呼应,前后相承相续,使文章或诗歌形成一个整体。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 作者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写作背景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朗读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jì dū yān 使:出使 塞上:边境地区 精读细研 单车 欲 问边, 属国 过居延。 单车:一辆车,表示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欲:要。 慰问边关守军。问:慰问。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译文:(我)轻车简从去慰问守关官兵,作为使者经过辽远的边塞地区。 ① 1、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目的 地点 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形单影只,微露出失意情绪。 精读细研 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精读细研 征蓬 出汉塞, 归雁入 胡天。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胡地的天空, 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译文: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归雁”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如“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2、诗歌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文人 满腹才情 一腔热血 被排挤 “单车”“征蓬”“归雁” 孤寂,愤懑 精读细研 大漠 孤烟 直,长河 落日圆。 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指黄河。 译文: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 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请赏析。 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写出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景物单调, 作者的心情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黄河的壮阔之美 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 精读细研 “直”“圆”二字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就,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在无风时节直冲云霄;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准确地描绘了雄浑辽阔(雄奇壮观)的沙漠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境界阔大)。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3.《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想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