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69779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5-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二氧化碳,教案,制法,实验室,上册,教版
  • cover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碳酸盐与酸的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加工,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深刻地理解反应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气体的性质,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获得物质性质决定应用的思想方法。 3、通过体验启普发生器的学习,激发创新的能力,并能够辩证地认识装置的优缺点。 4、通过体验动手制取二氧化碳,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选择及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探究。 三、教学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和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实验室选择化学反应制取气体时首先考虑因素:① 反应条件容易达成;② 操作简便易行;③反应速率适中,气体方便收集且节能环保。【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能作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有哪些 【投影】能作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条件【讲解】我们刚才列举的一些方法是否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讨论,并订正自己的方程式。学生评价每一种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引入课题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 (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呢?【板书】1、原料【对比实验】1、取少量碳酸钙粉末放入第一只试管中,注入2—3毫升稀盐酸。2、取一小块大理石放入第二支试管中,注入2—3毫升稀盐酸。3、取一小块大理石放入第二支试管中,注入2—3毫升稀硫酸。【板书】1、药品: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HCl)【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板书】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提问】根据反应原理,请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合适的发生装置。【板书】3、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投影】制取氧气的几套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复习】比较几套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的区别【提问】根据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选择怎样的收集装置?为什么 【板书】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提问】1、二氧化碳如何验满?2、二氧化碳如何检验?【板书】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头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6、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提问】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大家依次将以下操作排序: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锥形瓶内放入块状大理石;④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讲解】方法1、往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没过长颈下端,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继续加入水,静止片刻。观察长颈漏斗中液面变化情况。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方法2、①往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没过长颈漏斗下端,橡胶管上连接上注射器,向外拉注射器,长颈漏斗口有气泡产生;②往里推注射器,长颈漏斗下端液面升高且不回落。 分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全班交流并讨论能否使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粉末状大理石代替块状大理石以及浓盐酸代替稀盐酸。聆听思考并作答。边观看边思考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思考并作答讨论交流,思考作答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