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77435

2.1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二)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535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原地区,导学案,为例,生态,黄土,发展
  • cover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二) 【课标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治理水土流失 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坡地 沟谷 ①止山体滑坡的_____;②储水护坡的_____;③挖_____和水平沟,减少坡面径流、增加下渗 ①修建_____以保土蓄水;②修拦沙坝、谷坊坝阻止沙石向_____流失 生物措施 ①_____、退耕还林还草削减暴雨和流水侵蚀,提高表土_____能力;②乔灌草相结合,兼顾_____和_____效益 农业技术措施 ① _____坡坡发展林草业,塬面和山下缓坡、沟谷发展种植业;②实施_____等耕种手段,采用地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技术 2.优化产业结构 (1)以_____为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2)以_____为核心,发展旅游业 (3)以_____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1) _____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_____、调整人口_____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四、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的治理 1.概念: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石大面积裸露的演变过程。 2.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基础条件):岩溶地区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 (2)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贫困,居民生态意识淡薄,过度樵采、陡坡耕种、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牧等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 3.不利影响 (1)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加上地下岩溶发育,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2)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3)石漠化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 4.综合治理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 (2)封山育林,恢复自然植被。 (3)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垦荒。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5)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森林消耗。 (6)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转移到适宜地区。 (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预习自测】 读图,完成1~2题。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A.甲 B.乙C.丙 D.丁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课堂探究 【情境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思考。 【问题】(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2)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情境2】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分析思考。 【问题】(1)推测图中堤坝的主要功能。 (2)指出图中甲、乙、丙三处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情境3】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谷坊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谷坊一般沿沟道成群布置,谷坊之间相互衔接,沿沟道形成梯级,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效更佳。下图是谷坊群示意图。 【问题】分析谷坊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 【规律总结】 1.黄土高原水土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