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84462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0张PPT+2个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784263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视频,内嵌,PPT+2,20张,文化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河南,中原文化的底蕴所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其中有三千年是以河南为中心的,河南博物馆里写着: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从牛年春晚的《唐宫夜宴》开始,河南卫视似乎"杀疯了",元宵的《芙蓉池》、清明的《纸扇书生》、端午的《祈》到七夕的《龙门金刚》,无一不好评如潮。 结合视频思考河南为什么能够如此“出彩”?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侧重改造继承) 1.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标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京完善, 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侧重创新发展) 易混易错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改造和转化 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上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创新 联系 都是对传统文化举行改造,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1.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思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有什么其它要求? 1.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它要求: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在国内引发热潮。 “这是一首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歌,1950年,美国的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带领下来到了朝鲜战场,那儿天寒地冻,我们刚刚成立的新史国要面对的是号称全世界无法被打败的美国。《长津湖》这部影片展现了我们和美国激烈的战斗,我们把美国打的节节败退的故事。该片总监制黄建新说:“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 合作与探究:材料中的“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指的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表现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