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会搭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会设计和判断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2、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通过装置的设计和改进,学会搭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通过创设情景、分层探究,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设计和判断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崇尚创新、重视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 教学难点: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设计和判断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 的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鸡蛋、水、稀盐酸、块状大理石、珍珠奶茶、烧杯、试管、导管、长颈漏斗、启普发生器、弹簧夹、茶杯、吸管 (2)学具准备:稀盐酸、稀硫酸、浓盐酸、块状大理石、粉末状碳酸钙、试管、导管、长颈漏斗、多孔隔板、弹簧夹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学意图 课题产生 趣味实验 展示学生实验成果 从“鸡蛋的上浮”为切入点引入课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过渡到课堂教学的主题,从而引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为后续自主探究做准备。 情景引入 将鸡蛋分别放入水和盐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 描述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引入课题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反应原理 教师过渡 选择最佳药品组合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实验 3组对比实验 小组汇报 汇报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组合 搭建装置,引导改进 学生活动 根据反应原理,选择气体发生装置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类比解决实验装置的改进,既拉近了课堂和生活的距离,同时有助于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演示 使用该套装置进行实验,学生意识到改进装置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装置改进,学生实施改进方案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认识启普发生器,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教师提问 如何对现有的发生装置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师生互动 吸珍珠奶茶比赛 学生活动 搭建具有启普发生器功能的简易装置 总结 学生活动 交流发言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对学到知识、技能与方法进行梳理 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 判断哪些发生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相同的功能 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各抒己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启普发生器的认识。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并进行发言交流 分层作业 必做题 《导学》P59 课后练习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 选做题 课外拓展 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氧化物的性质之后,对有关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深入学习,是学好本章的核心内容。同时,本节课在整个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这节课对学生今后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培养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上采用“目标—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具体的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反馈,强化思维的训练,注重能力的培养。 具体教法如下: 1.课内外结合,打下探究基础 为了让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我在课前一个星期布置趣味实验,让学生把洗净的鸡蛋放在醋酸中,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