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98385

5.1 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9029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表,环境,差异性,教案
  • cover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 1.自然环境差异的成因,主要自然带分布。 2.水平地域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不同自然带分布变化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环境差异的成因,识记主要自然带的分布。 2.结合资料分析理解水平地域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会判断分析不同自然带分布变化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变化的? 提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问题2: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提示: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热量。 问题3:据图分析,自亚欧大陆东部的日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问题4: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提示: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为水分。 引出话题: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上图即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组织同学阅读教材100至107页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文字梳理自然环境差异的成因,识记主要的自然带分布。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理解水平地域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会判断分析不同自然带分布变化的主要特征,主要影响因素。 提问、课件展示同学成果。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归纳小结,梳理归纳如下: 一、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2.自然带 (1)形成 (2)命名:以植被类型命名 [思考] 热带荒漠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 提示:热带荒漠。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二者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形成基础、分布地区各不相同,具体对比如下: 分异 规律 延伸 方向 更替 方向 影响 因素 形成 基础 典型 地区 图示 从赤道 到两极 的地域 分异 沿纬线 方向,即 东西方 向延伸 纬度变 化的方 向,即南 北方向 太阳 辐射 热量 低纬地 区和北 半球高 纬地区 从沿海 到内陆 的地域 分异 沿经线 方向,即 南北方 向延伸 经度变 化的方 向,即东 西方向 海陆 分布 水分 中纬 地区 主要自然带及其组成要素  任何一个自然带,都具有一定的气候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世界陆地自然带及其气候、植被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低纬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2.中纬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3.高纬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 冰原带 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拓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情况下,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