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01794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19778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 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 程 标 准 地名是人们赋予不同地理实体的文化符号,其产生和演变既受自然环境制约,又为当地文化所影响。山西省大同市的村名,按其语源类型可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自然类地名语源类型总共被用到了170处,其中包括方位833处、地形1160处、形态339处、水文197处、其他641处。在地形类村名中,数量较多的用字有沟、岭、湾、峪和山等,约占村名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用“沟”的村名数量有437处,此外还有用浦、谷、台、坪、石、洼、洞、滩、川等字的。 为什么大同市的地形类村名的数量较多 说明大同市的地形特点。 【思考题】 图5-1-1 大同市局部地区的地形与地名 探索:村名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地貌) 植物(生物) 大气(水汽) 河流(水文) 土壤(风化)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组成,每种自然地理要素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 地貌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使它们发生不同的反应和变化。 地貌又是其他自然地理要素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 气候是较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大气过程支配着海陆间的水循环和地表的热量平衡。 自然地理要素———水文 各种水文过程是自然界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 自然地理要素———土壤 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他要素的关键环节。 自然地理要素———生物 动物的存在使自然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量利用更加充分,物质循环的速度更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质之中,使无机界和有机界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发展。 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 太阳能进入变成化学能 CO2进入植物 土壤中无机盐被吸收 落叶、个体死亡分解能量散失 土壤、岩石中水分蒸发、植物蒸腾 个体死亡物质回到土壤环境中 岩石风化给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大气降水进入土壤岩石、生物体 上面的过程还可看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有机物质的连续合成与分解过程,这叫做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温度:坡向:阳坡和阴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温度不同。海拔:海拔高的地区比海拔低的地区气温低。 降水: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 带来降水。背风坡:下沉气流形成干燥的天气。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寒冷气候区,冰川是塑造地貌的主要动力,以冰川地貌为主; 在湿润气候区,流水作用为主要外力,流水地貌广布; 在干旱气候区,风力强劲,以风沙地貌为主。 问题:在南方地区湿润环境下,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地表水丰富 河流众多 大气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流水作用强烈 山、丘、盆、谷交错 红壤、黄壤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干旱 大陆性 气候 植被 水文 地貌 土壤 深居内陆 戈壁、沙漠为主风蚀地貌 贫瘠 河流少内流河多 稀疏耐旱 我国西北地区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并与整体的自然环境特征保持一致。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 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