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02526

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744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2.1,微生物,基本,培养,技术,学案
  • cover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培养基的概念。并知道如何配制培养基。 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3.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落。 学习内容: 一、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的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 。 2.作用:用以 、 、 、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 。 3.培养基种类 标准 培养基种类 培养基特点 作用 物理性质 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培养基 容器放倒不致流出,剧烈震动则破散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常用于工业生产 功能 培养基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配制 选择分离 培养基 加入能与目的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 鉴定 来源 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工业生产 培养基 用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 分类鉴定 (1)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仅作为凝固剂, (“能”、“不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能量和碳源。 (2)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中营寄生生活,目前 (“能”、“不能”)利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 4.培养基的营养组成 (1)主要营养物质:水、 (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 (2)某种常见的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组分 含量 提供的主要营养 牛肉膏 5 g 、磷酸盐和维生素等 蛋白胨 10 g 和维生素等 NaCl 5 g 无机盐 H2O 定容至1 000 mL 水 (3)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例如: ①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 ②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 性; ③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 性或 性; ④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 的条件。 二、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主要包括 和 。 2.消毒 (1)概念:指使用较为 的物理、化学或 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 微生物。 (2)适用对象:操作的 、操作者的 和手等。 (3)常用方法: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等。 项目 主要方法 应用范围 消 毒 消毒法 62~65 ℃消毒30 min或80~90 ℃处理30 s~1 min 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耐高温的液体 消毒法 100 ℃煮沸5~6 min 家庭餐具等生活用品 消毒 30 W紫外灯照射30 min(损伤细菌的DNA) 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 化学药剂 消毒 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 、碘酒 皮肤、伤口、动植物组织表面消毒、空气、手术器械、塑料或玻璃器皿 3.灭菌 (1)概念:指使用 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 的微生物,包括 和 。 (2)适用对象:用于微生物培养的 、 用具和 等。 (3)常用方法: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等。 项目 主要方法 应用范围 灭菌 灭菌 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涂布器、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试管口或瓶口等 灭菌 干热灭菌箱中,160~170 ℃的热空气中维持2~3 h 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如吸管、培养皿等)、金属用具等 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 100 kPa、121 ℃维持15~30 min 培养基等 4. 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项目 消毒 灭菌 作用强度 较为 的物理、化学因素 消灭微生物的数量 物体表面或内部 微生物 物体内外的 微生物 能否消灭芽孢、孢子 消灭 芽孢 能消灭 芽孢和孢子 适用对象 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等 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 常用方法 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 、 5.无菌技术可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三、微生物的纯培养 (一)相关概念: (1)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