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02804

3.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173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重组,DNA,技术,基本,工具,学案
  • cover
第3章 基因工程 第1节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学习目标: 阐明重组DNA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学习内容: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 ,赋予生物 ,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 。 二、 ———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 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 2.作用: 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 ,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 断开。 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 个核苷酸构成,也有少数为4个、8个或其他数量。 3.作用结果: ① 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末端。 ② 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末端。 三、 ———分子缝合针” 1.作用:能将 连接,恢复被 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 2.类型: (1)E.coli DNA连接酶 ①来源: 。 ②作用特点:只能将具有 的DNA片段连接起来,不能连接具有平末端的DNA片段。 (2) T4 DNA连接酶 ①来源: 。 ②作用特点: a.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 。 b.连接 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 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 ———分子运输车” 1.种类: 、 、 等。 2.常用载体———质粒 (1) 来源: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真核细胞细胞核或原核细胞拟核DNA之外,并具有 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2)特点: ①含有 个 ,可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其中。 ②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能在细胞中进行 ,或整合到受体DNA上,随受体DNA同步复制。 ③经人工改造后,常有特殊的 基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等,便于 。 3.特点: 不同载体的来源不同,在大小、结构、复制方式以及插入外源DNA片段的大小上也有很大差别。 五、拓展 1.限制酶 切割其所在细胞的DNA。相应DNA中可能不存在相应识别序列,或有相应识别序列,但被保护起来。 2.一种限制酶 只能识别、切割一种特定DNA序列。如果A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包含了B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则A限制酶可同时识别并切割这两种序列。 六、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实验原理 (1)提取原理 ①DNA 酒精,但某些蛋白质 酒精,利用此原理可以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 ②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 ,它能溶于 mol/L的NaCl溶液。 (2)鉴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DNA遇 会呈现 。 2.关键点拨 (1)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 mL血液中需要加入3 g柠檬酸钠,防止 。 (2)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 ,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3)利用动物细胞提取DNA破碎细胞的方法: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可 吸水涨破。 (4)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细胞核。 (5)提纯DNA时,选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的原因: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更佳。 答案 一、 转基因等技术 新的遗传特性 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重组DNA技术。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1.原核 2.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 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 个核苷酸构成,也有少数为4个、8个或其他数量。 3. ①黏性 ②平 三、DNA连接酶 1.两个DNA片段 限制酶 磷酸二酯键 2. (1) ① 大肠杆菌 ② 互补黏性末端 (2)①T4噬菌体 ②a. 的黏性末端 平末端 b.平末端 四、 载体 1.质粒 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 2.(1)自我复制 (2)①一个至多 限制酶切割位点 ②自我复制 ③标记 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3.很大差别 五、1.不会 2.不一定 六、1.(1)①不溶 溶于 ②不同 2 (2) 二苯胺试剂 蓝色 2. (1)血液凝固 (2) DNA分子的断裂 (3)直接 (4)无 (5)提纯效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