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1020

1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8596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 cover
课件41张PPT。第2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11课 展望祖国未来我们的生活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感受到: 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从 贫困———温饱———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1、我们是否已经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呢? 2、人民生活是否达到全面小康了呢?思考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思考:如何理解“阶段性”胜利? 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实现)。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已实现) 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解读小康 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1、低水平: 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位于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却排在世界第95位。 低水平———总量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2、 不全面: 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2000年农村还有3千多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有2千万多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 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差距大,人民对治安状况,民主进程等问题还不满意。 不全面———偏重物质消费而精神消费不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3、不平衡: 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发展。 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山区落后的教育 结论: 1、总体小康的特点是: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的标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既是符合中国实际,又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二 、 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0年2020年21世纪中叶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实现 现代化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怎么做?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怎么样?“比一比” 2000年 总体小康水平———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020年 全面小康社会——— “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更平衡” ★青少年应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哪些准备呢? 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