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21255

(10月5日)《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上 2022年国庆假期作业(解析版+原卷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7469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作业,假期,国庆,2022年,统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_____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选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中“入”字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4.选文和【链接材料】在写景时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天台山者,山水清深,灵奇栖止之所也。其径路迥殊,卉草亦别,霜霰①异色,风霜态歧。山最幽者为琼台。金碧之影见层宵之中,云霞之光衣九地之表。山花抽篮,圆叶疑扇;林翼接翠,和声同琴。樵踪蛇纡②,升降数十。岩果润肺,作朝霞之红;灵泉清心,漾夕涧之绿。双阙峙其前,绝壑振其表。霜同剥藓,偶印来踪。云与昔贤,难停去影。 (节选自洪亮吉《游天台山记》,有删改) 注:①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②纡(yū):屈,曲折。 【答案】1. 想到,考虑 于是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入”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表达了作者看到月色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意思对即可。) 4.比喻。选文把庭院中的月光比作空明的积水,把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为全文营造了清丽的意境。 【链接材料】将山花比作花篮、叶子比作团扇、山风的声音比作琴声、岩果的颜色比作朝霞、山峰比作宫殿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琼台峰迷人的景色。(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想到,考虑。 (2)句意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遂:于是。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3.本题考查炼字。 “月色入户”写月色,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入”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结合“欣然起行”可知,因为“入户”的皎洁的月光,作者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此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4.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 选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为全文营造了清丽的意境。 【链接材料】“山花抽篮,圆叶疑扇;林翼接翠,和声同琴”一句将山花比作花篮、叶子比作团扇、山风的声音比作琴声,“岩果润肺,作朝霞之红”一句将岩果的颜色比作朝霞,“双阙峙其前”一句将山峰比作宫殿,结合“山水清深”“林翼接翠”“灵泉清心”等句子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琼台峰迷人的景色。 可见,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睛】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