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21329

第3课 秦朝大一统格局的建立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7634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课,秦朝,大一统,格局,建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建立与巩固 秦朝大一统格局的建立 第 3 课 秦国 (前230年) 韩国 (前228年) 赵国 灭魏 (前225年) 灭楚 (前223年) 灭燕 (前222年) 灭齐 (前221年)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秦的统一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通过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前221年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统一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秦王扫六合 1.时间: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2.经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3.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 问题探究 秦始皇能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1.社会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 2.人心所向:长期战争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秦(主观原因): (1)秦国实力:经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2)秦王赢政:雄才大略(广揽贤士,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策略等 二、大一统举措 1、政治方面 皇帝名称的由来 .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1)创立皇帝制 .皇帝名称的由来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应该穿黄色的皇袍,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mao jing)节旗皆上黑。” 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服饰尚黑。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皇帝 九卿 作用: 互相牵制, 互相配合, 减少决策失误 皇权独揽 左、右丞相 “百官之首”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太尉 军务 (虚有其位) 九 卿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宗庙礼仪教化 宫中警卫 宫门警卫 司法 首都警卫 少数民族 皇室宗族 租税 财政 皇家财政 官府手工业 宫廷车马 三公九卿的关系? 互相配合 互相牵制 (3)地方--郡县制 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郡、县机构 郡县制的影响 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郡、县机构 郡县制的影响 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郡、县机构 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郡、县机构 影响 原因 郡、县机构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 1、历史原因:从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中总结历史教训,巩固统治的需要;(分封制的弊端) 2、现实原因:为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县制内容 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郡 县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 地方机构 郡 郡守 受命中央 督责属县 县 县令 或县长 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乡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里 里正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分封制 郡县制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诸侯的官位、封土世袭 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命、派遣 地方容易出现 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