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 第5课 从三国鼎理到南北朝对峙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 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 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曹操 林俊杰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军阀混战 粮 水 河 水 濮 水 济 水 鸿 沟 白马 黎阳 (浚县东) (滑县东南) 白马津 延津 (延津北) 阳武 (原阳东南) 乌巢 (延津东南) 官渡 (中牟东北)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撤退路线 曹军偷袭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袁军十万 曹军三四万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官渡之战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 谋士甲:丞相为何如此烦躁? 谋士乙:可是为了袁绍大军来犯? 曹操: 正是为此忧心。 谋士甲:丞相尽可放心,天子在许都,袁绍来犯,是为大逆不道,丞相奉天子之命抗袁,天下人必拥护丞相, 民心所向,丞相胜券在握呀! 曹操: 可袁绍大军精兵十万,我军不足四万,胜负实难预料。 谋士乙:丞相礼贤下士,这是袁绍万万不可相比的,且丞相多年来募民垦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根本,又怎知袁绍必胜呢? 曹操: 如此说,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操感激不尽。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③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历史情景剧 分析曹操战胜的原因?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赤壁之战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水 水 汉 江 一、三分天下 问题探究:曹操为何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却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少?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1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2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材料3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战术失误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一)三国风云再现 刘璋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 孙权 刘备 曹操 刘备得到荆州、益州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无力南下,转而经营西北 孙权收归岭南,又夺回荆州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pī)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各地经济开发 曹魏:农业 蜀汉:手工业 孙吴:造船业 一、三分天下 (一)三国风云再现 问题探究: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三国鼎立的局面促进了局部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三分天下 (二)三国真假再认———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三国志》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一、三分天下 (二)三国真假再认———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的描述: 用奇谋孔明借箭 “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