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22807

第5课 从三国鼎理到南北朝对峙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60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课,三国,鼎理,南北朝,对峙,教学设计
  • cover
课题名称 第5课 从三国鼎理到南北朝对峙 教学内容分析 三国鼎立是汉末豪强势力割据混战的结果;西晋的统一昙花一现,全国再度陷入政权分立与混战中;在西晋灭亡以后的南北政权对峙中,北方政权日渐强大。 学情分析 三国历史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在日常生活中打游戏中有涉及过,但很多存在知识点错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记住三分天下、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对峙能力目标:在角色扮演、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史料分析的能力素养目标: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中认识到分分合合是历史趋势 教学重点 三分天下的历程 教学难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局裂变 教学资源 图片、材料、视频、ppt、黑板 课程思政 思政目标:分分合合是历史趋势思政资源:三分天下、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思政策略: 视频、图片,材料、故事 教法 材料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预习 备课、备学情 引入 4 分钟 欣赏歌曲,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首先欣赏林俊杰的歌曲《曹操》,从时间、地点、人物来看,这首歌讲的什么时期的事?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事情,同学们了解三国的途径,有哪些?主要从了解看书,电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历史中三国。 通过歌曲、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务1 25 分钟 认真倾听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分析材料分析图片角色扮演自主讨论 一、三分天下教师讲述东汉末年的背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动摇了汉王室的统治,外戚、宦官权利争夺之中,凉州军阀董卓趁机入都城(洛阳 ),干涉朝政(废少帝、立献帝),淫乱后宫,屠杀无辜,洗劫洛阳城,引起了地方军阀势力不满和反感,十多个州郡先后起兵讨伐董卓,但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观望不前,讨伐未果,分道扬镳,至此东汉进入空前混战的军阀时期。过渡句:那么,当时存在着哪些军阀势力?北方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为“门生故吏便于天下”的袁绍,但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独揽朝政,引起了袁绍的不满,袁绍决心攻打曹操的许都,也就是官渡之战。设问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基本情况和历史意义:官渡之战发生于?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战争后期,曹操军中缺粮,准备撤退之际,袁绍的谋士许莜投靠曹操,曹操采纳谋士许莜的计策,率5千骑兵袭击袁军屯粮处乌巢,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八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袁绍主力已经消灭,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场的战役。角色扮演请三位同学来担任这三个角色,进行对话,其余同学则通过他们的对话来找出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过渡句:曹操又花了7年功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公元207年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4、设问和展示图片: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孙权、刘备5、讲授赤壁之战:(高考班)同学们起来讲讲赤壁之战的小故事,我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完整地讲述赤壁之战。 (就业班)赤壁之战发生于?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很快就攻下襄阳,占据荆州,(曹操给孙权送了一封书信(今治水军十八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其中有威胁、狂妄,也希望孙权降于他,再拿下刘备,整个孙权阵营人心惶惶,总的来说文官主降,武官主战,其中主战两大人物,周瑜,鲁肃,)由于曹军不习水战,将战船首尾相连,周瑜采纳了黄盖将军的火攻之计,与他共谋诈降之策,夜晚,东吴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