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认识月球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一、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的地球附近,有一颗始终围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就是月球。 月球 一、提出问题 你知道月球表面是什么样的吗? 人们从古代起,就对月球很感兴趣, 不断对月球进行观察。 二、事实证据 1.婵娥奔月 你知道婵娥奔月的故事吗? 二、事实证据 2. 1610年,意大利 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二、事实证据 3. 1969 年 , 美国宇航员乘 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 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 回了岩石和土壤标本。 二、事实证据 4. 1959年,苏联向月球发射了无人驾驶火箭,使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月球的一些情况。 二、事实证据 5.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探测 月球的“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 “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二、事实证据 在人类的探索下,人类逐渐解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 二、事实证据 1.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1,月地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 二、事实证据 2.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上没有大气,也没有风。白天受到太阳光照射,温度最高可达120℃,晚间最低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二、事实证据 3.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二、事实证据 4.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覆盖着一层月尘和岩屑,有起伏的山岭、纵深的峡谷和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到月亮上的阴影,是月面上的大平原,称为“月海”。 三、表达交流 如果我们要在月球建立基地,针对月球表面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三、表达交流 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画出自己设计的月球基地。 四、拓展 实验材料: 沙盘 大小不同的石块 细沙 实验步骤: ②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模拟实验:环形山的形成 四、拓展 观察实验结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高度越高,沙坑越大,高度越低,沙坑越小。 ②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沙坑越大,石子越小,沙坑越小。 模拟实验:环形山的形成 四、拓展 观察“环形山”投影的变化 实验过程: 用手电筒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的变化。 观察实验结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手电筒代表太阳,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月球上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而直射时环形山不太明显。 再 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