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30693

小学科学课程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分析)(共21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370984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学,小学,课程,思维能力,培养,教材
  • cover
(课件网)   小学科学课程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纲 一、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结构? 二、怎样理解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思路? 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思维能力有哪些要求? 四、什么是思维?思维与认识过程有什么关系? 五、常见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哪些? 六、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结构? 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 前言 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以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强调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应用的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强调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式学习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基本理念 2.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 低年段 1~2年级 中年段 3~4年级 高年段 5~6年级   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可归入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总目标: 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物质科学)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命科学) 3.了解太阳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地球与宇宙科学) 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技术与工程)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4大领域 18个主要概念(大概念,big idea) 物质科学领域6个 生命科学领域6个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 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 75个学习内容(学科概念,concept) 200多个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包含3个主要概念: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物质科学领域: 6个主要概念 生命科学领域: 6个主要概念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主要概念 技术与工程领域: 3个主要概念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每个主要概念包含若干个学习内容。18个主要概念共包含75个学习内容。每个学习内容又分解到一到三个学段,共200多个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主要概念) 13.1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13.2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