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37386

第15课 故乡 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943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5课,故乡,2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故乡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2.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和“我”探求人生新路的坚定信念。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故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语言运用: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理解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尝试分析“我”的人物形象,分析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前后变化,理解小说的主题。 审美创造: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故乡》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了文章的情节结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新课探究】 关注人物命运 闰土、杨二嫂、“我” 1.圈画描写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的语句进行品读,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对话片段,体会人物心理。 3.收集信息,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少年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杨二嫂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们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可绘制表格说明) 闰土 二十年前后的闰土有哪些变化呢?看书填表 生气勃勃、热情开朗、勇敢 机灵、纯真善良的小英雄 到 苍老贫困、因循守旧、麻木 迟钝、淳朴善良的木偶人 是什么原因使闰土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 小结: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了巨变。闰土就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这是谁? 杨二嫂 二十年前后的杨二嫂有哪些变化呢?看书填表 杨二嫂的变化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 到 20年后的杨二嫂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 总结:在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她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她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日趋衰败的景况。 说一说在塑造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主探究,找出相关语句 …… 归纳———我”对故乡的感情比较复杂: 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神奇色彩的美,让“我”感到无比欢愉; 现实中的故乡,充满冷漠,人情隔膜,使“我”感到无比悲哀。 对未来的故乡,“我”充满希望,但是又觉得很渺茫。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描写这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