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38379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期末考试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9669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考试,解析,原卷版,能力,测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期末考试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2022·福建莆田·高一期末)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于2022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3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观众要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的区时应为( ) A.7:30 B.8:30 C.9:30 D.19:30 2.下列四地中,正处于夏季正午的是( ) A.40.5°S,7.5°E B.40.5°N,7.5°E C.40.5°S,172.5°W D.40.5°N,172.5°W 3.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区时日期为2月3日的地区占全球总面积的( ) A.1/12 B.1/24 C.1/48 D.1/96 【答案】1.B 2.A 3.C 【解析】1.根据经纬度计算,里约热内卢位于西3区,北京位于东八区,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里约热内卢为8:30,B正确。故选B。 2.2月南半球为夏季,BD错误。正午指的是12点,由材料可知120°E为19:30,则12:00位于7.5°E,A正确,C错误。故选A。 3.全球划分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大致与180°经线重合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上题可知7.5E时间为12:00,那么0时所在的位置为172.5°w,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差7.5°,占全球面积的比例为1/48,C正确。故选C。 【点睛】时间计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画轴:①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②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十二递减到一,东时区数由一增大到十二。(2)定点:即将已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3)定差:①确定两地的经度差。②确定时间差。(4)定向:求的点位于已知点的西边,取“-”,求的点位于已知点的东边,取“+”。 (2022·黑龙江·大庆市左思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 A.甲———海水侵蚀地貌 B.乙———风沙堆积地貌 C.丙———冰川堆积地貌 D.丁———流水溶蚀地貌 5.甲地的形成过程是( ) ①沉积岩形成②岩石风化③地壳抬升④风力侵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4.D 5.C 【解析】4.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读图可知甲是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甲地貌为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A错误;读图可知乙地为“雅丹”,其呈垄、槽相间分布。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风沙活动是比较强烈的,乙地为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读图可知丙是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读图可知丙地为冰川侵蚀地貌,C错误;读图可知丁地是位于云贵高原地带的,读图可知其为石林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D正确。故选D。 5.结合上题分析,甲地貌为风蚀蘑菇,结合材料组成该地貌的岩石具有水平文理的特点,说明其岩石为沉积岩,其形成过程是地表先形成的沉积岩,经地壳上升后在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最后的风蚀蘑菇,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其形成主要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以后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将石柱出露于地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