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42113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90785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4张,上册,九年级,人教,化学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 有几种物质;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 实验条件; 现象:光、热、颜色改变、气体、沉淀的生成 有几种物质;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 1、实验前 2、实验中 3、实验后 物质的变化 01 探究 实验1-1: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1-2: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硫酸铜晶体(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 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 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 块状的胆矾 液态的水 变为蓝色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无 无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胆矾的研碎 液 气 液 态 态 态 (状态改变) 块 粉末 状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1 实验1-2 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只有状态或形状的变化 物理变化 思考 实验1-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 (2)并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3)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1)在盛有少量的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 里加入适量稀盐酸。 (2)注意观察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探究 澄清 石灰水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 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 生成 实验1-3 实验1-4 蓝色硫酸铜溶液等 有蓝色沉淀生成 块状的大理石等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等 产生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 有 实验记录 想一想: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 两个实验中中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思考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 发热 此类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1)定义: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形状、状态改变 (2)现象: 2、化学变化 (1)定义: 生成了其它物质(又叫化学反应) (2)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常伴随的能量变化: 吸热、放热、发光等 (4)基本特征: 有其它物质生成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光、热,色变,气体、沉淀 两者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名师点拨 物质的性质 02 举例说明下列物质能发生哪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白纸 面包 火柴 二氧化碳 CO2 课堂练习 面包变质 光合作用 剪纸 蜡烛燃烧 下面是几种物质的自述: 蜡烛:我能燃烧 铁:我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铝:我的密度小 胆矾:我是蓝色的 思考:这些物质的性质哪些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二、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 (1)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2)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归纳总结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