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法国科学家为库尔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I+5H2SO4=4I2+4X+H2S+4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 A.Na2S B.Na2SO3 C.NaOH D.Na2SO4 2.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而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现将25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通直流电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 A.5克 B.10克 C.12.5克 D.15克 3.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 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a一b)g Y2 5.化学反应A+2B=C+D中,5.6克A和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在要得到0.4克D,所需A的质量为( ) A.5.6克 B.11.2克 C.14.6克 D.29.2克 6.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7.将25g甲物质跟5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物质11g丙物质,还有另外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表示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B=C+D B.2A+B="C+2D" C.2A+B=2C+D D.A+2B=2C+D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用于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9.在反应2X=2Y+Z中,X、Y、Z表示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如果X与Y的质量比为5:4,那么X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10:1 B.5:1 C.5:2 D.1:5 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丁可能是催化剂 B.乙和丙是生成物 C.ts时,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1.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12.如图所示,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锥形瓶里加入稀盐酸,气球中放入纯碱(Na2CO3)。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使天平两边平衡,然后轻轻将纯碱倒入稀盐酸中,此反应生成NaCl、CO2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假设你的天平灵敏度很高,反应后天平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平衡,其原因是_____。 13.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