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47726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8907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1.2.1,环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型 新授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根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开展”的理论根底。所以本节在本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本节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教材 ,PPT 教学过程 导入 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也会影响其他生物。你能举例说一下,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生态因素 设疑: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鱼能离开这种环境吗?鱼即使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鱼生活在水中,不能离开水。水质的好坏、水温的高低、食物的多少等,都会影响到鱼的生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环境的含义及生态因素的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巩固对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理解。 教师举例: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片麦田(教材P13图1-12) 提问: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得 出: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物因素包括人、田鼠、蚜虫、杂草等。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出示图片:高山植被的分布、沙漠绿洲、农民为农作物施肥、蒜黄与蒜苗等。引导学生判断影响该现象的非生物因素。 学生交流后总结:高山植被的分布受温度的影响、沙漠绿洲主要受水的影响;农民为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的生长受无机盐的影响、蒜黄与蒜苗的形成说明植物受光的影响。 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播放呈现生物关系的一组图片:①蚂蚁共同搬运食物;②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③大豆根上的根瘤菌;④狮子捕食斑马。 设疑:(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①合作关系;②竞争关系;③寄生关系;④捕食关系。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视情况补充。 学生小组之间交流,相互补充。明确几种关系的要点。(1)合作关系:彼此有利。(2)捕食关系:吃与被吃。(3)竞争关系:相互争夺食物、栖息地等生存资源。(4)寄生关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7页“资料分析”,学生交流完成讨论题。①: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这些特点适应了荒漠地区干旱的环境特点;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②: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③:毛毛虫体表鲜艳的颜色为警戒色,可以使许多种食虫鸟望而生畏;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能够净化空气。影响环境。 教师视情况补充:如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等。 设疑: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