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49445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4.2农业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五四,地理,七年级,上册,农业
  • cover
年级 地理 科第 四 单元(章)教案 课题:《 农业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2、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实例说明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2、难点: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理解影响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提到农业你能想到那些地理事物? 看来同学们对农工业都有所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与我们 1、学生自读教材P90-P91:理解农业的概念及分类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事物是由农产品加工制作而成?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图4.6)2、农业的重要性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第三,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第四,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主要表现: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①西部与东部的差异:西部天然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只要分布区。②东部种植业地区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耕地为旱地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以南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2、阅读材料p94:农业与饮食文化3活动题P95,(1)农产品主要产区及其地形特征(2)这些地区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3)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的异同点及其原因(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如果现在给你一块地,让你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看看自己能不能行 多媒体出示图,并作相应提示 学生根据图4.13及提示回答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 、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那么同学们在刚才的选择中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呢? 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然而我们在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过程中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读教材103图4.17 多媒体出示具体问题 【探究活动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考虑哪些社会经济条件?(四)走科技强农之路1. 农业发展成就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哪些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