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 运动 定义式:v=s/t 扩展式:s=tv t=s/v 实际运用: 车辆过桥问题:v车=(桥长度+车长度)/总时间 回声测距离:距离=0.5×声速×时间 反射光测距离:距离=0.5×光速×时间 速度的比较: 当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长短,路程长的速度快,路程短的速度慢 当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长短,时间短的速度快,时间长的速度慢 二、 声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响度: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 声调:振动快,音调高;振动慢,音调低。 音色:人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乐音三要素:响度、声调、音色 光速:340m/s 超声: 20000Hz 次声: 20Hz (人耳无法听见) 三、 光学 光沿直线传播 光速c=300000000m/s 光的反射:反射角=入射角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虚象、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光的折射:当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光的色散: 三基色:红、绿、蓝 三原色:红、黄、蓝 凸透镜成像: 成像条件 成像规律 u<f 物和像在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f<u<2f 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 分析: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视力矫正: 远视眼用凸透镜,近视眼用凹透镜 四、 力学 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等于使其运动的拉力(牵引力) 牛顿第一定理,当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的合成:二力方向相同时F总=F1+F2 二力方向相反时F总=F1-F2 浮力:浮力=物体重力(漂浮) 浮力=物体重力-F` 浮力=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g 压强:定义式:P=F/S 液体压强:P=液体密度×g×液体高度 水平地面固体压强:P=G/S=(固体密度×固体体积×g)/S 帕斯卡原理:F1/F2=S1/S2 杠杆平衡:F1×L1=F2×L2 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只改变力的大小 公式:拉力=重力/绳子根数 功与功率:W=F×S W=P×t P=W/t P=F×V 机械效率=W有用/W总=P有用/P总 五、 热学 发动机四冲程:吸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吸气阀门开启)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两阀门均关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活塞向下运动,两阀门均关闭)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阀门开启) 燃料释放的热量:Q=q×m 物体温度升降变化的热量:Q=mc(t1-t2) 或 Q=mc(t2-t1) 热效率:Q吸=效率×Q放 六、 电学 串联和并联:串联的各用电器(电阻)中电流相等;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 公式:I=I1=I2 U=U1+U2 R=R1+R2 并联的各用电器(电阻)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 公式:I=I1+I2 U=U1=U2 1/R=1/R1+!/R2 欧姆定律:定义式 I=U/R 焦耳定律:定义式 Q=电流的平方×电阻×时间 变形式 Q=Uit 等 电功率:反应做功的快慢 决定式:P=U×I (适用于任何用电器) P=电流的平方×电阻 及 P=电压的平方/电阻 只适用于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灯泡、电炉、热水器) 家庭用电:一度=3600000J P=n/(Nt)×3600000J 导致熔断器熔断的两个原因:火线与零线间短路 用电器功率过大 家庭电压:220V 工厂电压:380V 人体安全电压: 36V 插座: 左零右火上地 七、 磁学 磁感线:在磁体外北出南进 电磁:右手螺旋定则 电动机: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其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