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58199

第16课 三国鼎立 习题课件(2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5970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三国,鼎立,习题,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6课 三国鼎立 1.背景 (1)_____末年,政局混乱,各地出现盘踞一方的军阀。 (2)_____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_____。 2.交战双方 (1)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借_____号令天下,招揽人 才。采用_____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 生产,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2)袁绍:占据_____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知识点 1 官渡之战 东汉 曹操 北方 皇帝的名义 屯田 黄河 3.经过:____年,双方在_____进行决战。曹操采取_____、 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 歼灭袁军主力。 4.影响:为曹操以后_____打下基础。 统一北方 声东击西 200 官渡 1.目的: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意图挥师南下,_____。 2.交战双方:_____与_____联军。 3.经过:____年,曹军同孙刘联军在_____对峙。针对曹军不 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_____采纳部下_____的 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_____。曹军大溃,曹操带着 败兵北撤。 4.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 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 2 赤壁之战 统一全国 曹军 孙刘 208 赤壁 周瑜 黄盖 火攻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背景 ①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_____,扫平关中的割据 势力,完成了_____的统一。 ②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_____发 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③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_____、_____,一边 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知识点 3 三国鼎立 关中 北方 西南 福建 广东 (2)形成过程 ①魏:____年,曹操的儿子_____废掉汉献帝,在_____称帝, 国号___。 ②蜀:____年,_____在_____称帝,国号___,史称_____。 ③吴:____年,_____称吴王。____年,孙权称帝,_____建 立,定都建业。 (3)结果:_____的局面形成。 220 曹丕 洛阳 魏 221 刘备 汉 成都 蜀汉 222 孙权 229 吴国 三国鼎立 2.三国的发展 (1)曹魏:重视_____,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 年, _____派将军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加强了大陆 与_____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 _____,加速了_____地区的开发。 农业生产 孙权 卫温 夷洲 诸葛亮 台湾 民族关系 西南 上面《_____形势图》呈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方位及统治范围。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_____的中国走向局部的_____。 分裂 统一 三国鼎立 探究一 战国时期与三国时期的比较。 时间 背景 社会制度 政治制度 文化 相同点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周王室衰微,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 分封制 百家争鸣(繁荣) 混战不已;有助于激发分裂各国间的竞争意识; 形成局部统一,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三国时期 220—280 年 东汉政治黑暗,豪强崛起形成割据 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制 出现曹植 等文学家 材料一 200 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 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麾下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探究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两则材 料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 点? (2)材料二反映的战争造成了什么影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社会现象。 材料一:官渡之战;材料二:赤壁之战。 共同特点: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为以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