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61552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选修3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682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修,人教,波长,27张,课件,波速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一个高个子人和一个矮个子人并肩行走(如图),哪个人的双腿前后交替更为迅速?如果拿这两个人与两列波做类比,波长、频率、波速分别可以比做什么? 提示:波长、频率、波速可类比为:人每一步跨的距离、双腿交替的频率、前进的速度。  探究一 对波长、波速、频率的理解 (3)波的空间周期性 ①相隔距离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即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振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也“总是”相同,因而波长显示了波的空间周期性。 ②相隔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即在任何时刻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会同时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或同时从相反方向经过平衡位置。 (4)寻找波长的简易方法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如图(a)所示;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如图(b)所示。 特别提醒:(1)我们听到的种类繁多的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调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即取决于不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能量决定,体现为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强弱。各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2)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波源没变,波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介质的变化导致了波速和波长的改变。 (2018·吉林省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A.A=1 m f=5 Hz     B.A=0.5 m f=5 Hz C.A=1 m f=2.5 Hz D.A=0.5 m f=2.5 Hz D 解题指导:①由图可直接读取振幅和波长。 ②由传播时间0.6 s可求波速。 ③由λ=vT可求周期和频率。 〔对点训练1〕 (2017·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下学期期中)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 A.f1=2f2,v1=v2 B.f1=f2,v1=0.5v2 C.f1=f2,v1=2v2 D.f1=0.5f2,v1=v2 C  探究二 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1.波的周期性造成多解 (1)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传播方向的双向性造成多解 (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3.解决波动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波动问题的多解性,在解题时一定要考虑其所有的可能性: ①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②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有起振方向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两种可能。 ③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④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等。 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如知时间关系,则加nT;如知空间关系,则加nλ。 (多选)(2019·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图线如图实线所示,经0.2 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该波的最小波速为15 m/s B.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32 s C.该波的周期不可能小于0.2 s D.若波速为25 m/s,波一定向-x方向传播 解题指导:波可能沿x轴正方向传播,也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形,分析波传播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求出波速和周期通用表达式,然后进行求解。 AB  〔对点训练2〕 (多选)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下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波形变成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大小为1 cm/s。则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