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67702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十一 环境与发展(含答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84721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习学,专题
  • cover
专题十一 环境与发展 第30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INCLUDEPICTURE"目标要求.TIF" INCLUDEPICTURE "目标要求.TIF" \* MERGEFORMAT 知识脉络 考点清单 素养解读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3.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区域认知:了解环境问题分布的区域;结合区域图文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能正确分析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 1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概念:环境问题是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①_____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人类生存依赖环境 (1)人类对环境:人类通过②_____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③_____和消费活动产生的④_____,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3.人类活动影响环境 (1)正常情况: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⑤_____。 (2)产生环境问题: 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⑥_____ 出现⑦_____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人类向环境排放⑧_____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⑨_____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⑩_____等问题 知识点1答案:①不友好 ②生产活动 ③生产活动 ④废弃物 ⑤恢复能力 ⑥承受能力 ⑦自然资源 ⑧废弃物 ⑨净化能力 ⑩环境污染 能力拓展 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 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1)环境污染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2)生态破坏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3)资源短缺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知识点 2 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及表现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如下表所示: 类型 主要表现 自然资源枯竭 ①_____、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②_____、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 ③_____、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④_____、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 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⑤_____ 乡村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⑥_____、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⑦_____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如⑧_____、土壤污染等 乡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排放大量⑨_____以及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 主要为环境污染 主要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主要表现 过度⑩_____带来的环境影响 掠夺式开发带来的 _____,以及快速 _____导致的环境污染 3.环境问题的发展 (1)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为 _____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 _____等。 (2)有些环境问题有 _____蔓延的趋势,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 【素养微探究—人地协调观】我国研究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进行科学考察时,通过船载泵取得500 L表层海水样本,用显微镜观察过滤海水后形成的滤膜时,竟发现上面有五六个小于0.3 mm的微塑料。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分析材料反映了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提示: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发展,从肉眼可见的宏观危害向微观危害发展。 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