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70235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550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绿色植物,生物圈,循环,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型 新授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章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基础上延申和深化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知道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从而理解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基于以上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的内容直观化。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 1.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2.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教材 ,PPT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阅读课本:想一想,议一议 提问:多余的水分去哪里了呢 消失的这些水对植物本身以及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教师多媒体展示水分运输演示实验。学生思考: ①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②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①水分的运输结构是导管。导管是由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 ②水分自下而上运输。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实验分析———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教师首先介绍实验的操作过程;用干燥塑料袋罩住盆栽花卉的一枝,在基部将袋口扎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现象:塑料袋内出现水珠。是植物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2.叶片的结构 (1)观察叶片的结构 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的实验要求制作临时装片。在用刀片时要注意安全。 教师巡回指导,对临时装片效果不好的组,发放永久装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表皮、叶肉和叶脉,区分上表皮和下表皮。 (2)观察下表皮 学生制作装片并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状、气孔的结构。 学生观察后回答: ①表皮细胞是不规则的,并且上面有气孔。可见水分就是从气孔散失掉的。 ②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细胞构成的。 教师点拨: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的区别: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 (3)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学生阅读教材112页“小资料”理解气孔张开和闭合的原理。 (4)教师提示:在课下可以把叶片放在温水中检测气孔的存在,并注意气孔的分布。 3.多媒体展示图片,归纳蒸腾作用的自身意义。 图 1 为何刚游完泳上岸的人会觉得冷 图 2 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 图 3 为何植物内的水是往高处流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游完泳上岸,身上附有水,水在蒸发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觉得冷;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同时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