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8135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5.1.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3页)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2次 大小:81312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5.1.1
    (课件网)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情景导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 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 Cu+FeSO4。这些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物质在量上是否发生变化呢?物质在反应前的质量跟生成物的质量间可能存在哪几种关系? 点燃 合作探究 提出猜想 探究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现象 文字表达式 结论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天平保持平衡。 探究实验 m(P) + m(O2) = m(P2O5)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实验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实验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 文字表达式 结论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m(Fe) + m(CuSO4) = m(Cu) + m(FeSO4)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实验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探究实验 实验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 注意事项 2.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 3.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 4.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个实验中,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归纳总结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练习 现有一反应A+B C,有10 g A和5 g 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 g 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 因为A还剩余3 g,即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10 g-3 g=7 g, B无剩余,即5 g B全部参加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 7 g+5 g=12 g。 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有剩余)。 提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现象 文字表达式 结论 产生大量气体,天平失衡。 m(HCl) + m(Na2CO3) > m(NaCl) + m(H2O)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实验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HCl Na2CO3 NaCl H2O CO2 探究实验 实验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 文字表达式 结论 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石棉网上有白色粉末,并升起少量白烟,天平失衡。 m(Mg) < m(MgO)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实验4: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点燃 探究实验 实验4: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课堂讨论 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而二氧化碳是该反应的一种生成物。反应后逸散到空气中,故反应后质量减轻。 反应物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而我们反应前所称量的仅仅是镁带的质量,且反应后有少量白烟逸散,只称取部分生成物的质量,故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不相等。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 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 课堂讨论 遵守。只要改进实验装置,就会出现正确的结果。 3.这两个反应到底遵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则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因为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