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8582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分布教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108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分布,第二,气温,变化,教案
  • cover
教学内容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分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概念。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列举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的例子,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态度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式 自助式高效课堂教学(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一般每班分8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从学习成绩、语言表达、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协调搭配。提前下发学案,学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知识提纲、课堂活动题、学法指导、学习小结、当堂反馈。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我们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课时,大家曾“当”过天气预报节目的主持人,播报天气堪称专业。请说出今天的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中冷热程度用哪个词语来说明? 教师演示:教师出示气温计,告诉学生气温的测量方法及其单位,让学生看气温计说出当时的气温。承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二、【自助学习】学习主题一:气温与生活活动一:谈一谈气温与生活1.学生自学、组内助学,教师巡视我们先自主学习“气温与生活”的内容,思考并完成活动一。如有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作必要的点拨。2.师生助学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1)算平均气温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如: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①阅读课本图3.10,你能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日平均气温呢?试填写下表。观测时间8时14时20时2时日平均气温气温(℃)②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③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呢?月平均气温是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2)说气温与生活的关系①课本上的实例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生活、生产的哪一方面的关系?这些实例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②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或所见所闻,举例说明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作适当的补充。)材料A:青藏高原居民独有的服饰———藏袍。一是可以保暖,必要时将全身裹在袍中,夜间可以当睡袋;二是可以适应昼夜温差大的变化。材料B: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水果。热带有芒果、香蕉;温带有苹果、梨。材料C: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气温高的地区,房屋大多讲究通风散热;气温低的地区,房屋大多讲究取暖保温。所以,我国东北地区的人们住的房屋内有火炕、火墙;我国南方有些气温高的地区人们居住在竹楼里。材料D:气温影响商业。冬季气温趋势如何,适合不适合棉衣销售,是服装个体户每年秋季都关心的问题。温度偏低,棉衣畅销,应及早联系货源;温度偏高,棉衣则滞销,应少进棉衣,多准备其他衣服。材料E:寒潮对体质较差的人(老人和小孩)危害大,容易引起疾病,如感冒。3.学习小结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如何?气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承转:气温和我们的关系太密切啦!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和气温变化有关的谚语。在民间,就流传着“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