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9674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8311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西汉,建立,文景之治,习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令令令令令令 知识框架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的建立 社会状况: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 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政策: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西汉建立和 休养生息政策措施: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 “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以及减免徭役和兵役 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 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 “文景之治” 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 “ 文景之治” 名师讲坛 1.如何评价“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使社会安定,国家富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汉文帝、汉景帝励精图治,作为封建统治者,难能可贵。 (3)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2.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汉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汉文帝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1)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是社会的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政来源。 (2)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 突破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分享 【史料实证】 材料 汉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优待重用老臣, 封陈平和周勃分别为左右丞相,大力安抚刘氏宗 室、诸侯,使他们承认文帝的统治,把自己亲信安插 在中央要害部门,这样就协调了三部分人的关系, 从而为“文景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文帝 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废除了汉律中沿袭秦律而 来的如肉刑、株连刑等“不正之法”。此外,文帝继 续“与民休息”,田租从“十五税一”减到“三十税 一”,再到“除田之租税”,徭役也减为“三年而一 事”。汉文帝还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纵民 得铸钱、冶铁、煮盐”,很快就出现了“富商大贾周 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