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97207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测查试卷(A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0247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测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抽查试卷(A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山东东营)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 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 2.(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 A. 会制作工具 B. 有爱美意识 C. 懂得人工取火 D. 掌握磨光技术 3.(2022年湖南邵阳)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4.(2022 年山西)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5.(2022年甘肃平凉)考古花狂发现,陕酉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集体群居 B. 采集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型牛耕 6.(2022年湖南怀化)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是( )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良渚古城遗址 D. 周口店猿人遗址 7.(2022年黑龙江大庆)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8.(2022年广西河池)“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2021·娄底)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铲 D.铁农具 10.(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铜面具 11.(2022年四川乐山)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该文字是( ) A.甲骨文 B.陶文 C.玉石文 D.金文 12.(2022年湖南湘潭)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3.下图是文物铜方量。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14.(2022年湖南怀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 A. 免除徭役 B. 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 赏赐金钱 D. 赐予奴隶 15.(2022年江西)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