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不懂就要问 导学案 教学总目标: 1、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用“投影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不懂就问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掌握本课的生字。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孙中山的资料,了解孙中山 齐读课题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孙中山的了解,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任务: a.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b.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c.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d.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如:可以一人负责教生字的读音,一人负责介绍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组词,一人负责领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负责指导朗读整段话。 e.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 1、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 a.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各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b.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如:私、解、例、糊涂、晃、思、室、尺、良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认识“心字底、反文旁、斜王旁”。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 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2.小组合作学习本组选择的段落之外的三个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轮流上台,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其中一段。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 个别学生读,其他同学随时对读书的同学进行评价。 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他的字音是否读得准确。 出示词语,校正字音: 意思?教室?戒尺?道理?养成?良好?照例?糊涂?鸦雀无声?顿时私塾 把本课要求认识的17个生字再读一读,5分钟后,小组长负责检查一下本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 1.同桌练读;各组练读。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正确、流利。 2.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创设情境,做“摘果子”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同桌纠正 指名读一读 五.指导书写,重点:“尺、养”。 1.学生观察范字,然后分别描红,再试写一个。 2.对照范字评一评。、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4.学生练习。 读一读并组词 指名讲一讲字形的识记 独立写 《不懂就要问》达标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堂( ) 戒( ) 厉( )既( ) 常( ) 械( ) 历( ) 即( ) 详( ) 塾( )涂( ) 提( ) 祥( ) 熟( )途( ) 题( ) 二、给多音字组词。 三、读句子,写出加黑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