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加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并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区分音乐形象,划分音乐段落。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分辨乐曲的结构,并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音乐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形象,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难点:掌握乐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尺子、响板、碰铃、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 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敲击筷子律动进场。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用手中的尺子都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发出奇妙的声音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老式的办公用品,他是谁呢?它又能发出哪些有趣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动画片段《玛丽和马克思》,背景音乐为《打字机》的主题旋律,师跟着做动作。 师:它是谁? 生:回答。 师:这是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每打完一行字以后就要用手推回原处。现在我们都用电脑代替了这种老式的打字机。刚才在欣赏这个片段的时候,你们听到了打字机发出了哪些有趣的声音?(哒哒哒、叮、哗)师解释老式打字机的工作原理,让生分辨这三种声音各代表什么。并用动作表现。 三、欣赏乐曲《打字机》 1、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而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曲《打字机》 2、完整聆听(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 (1)想象场景 师:刚才我们视频里听到的是这首管弦乐合奏的一小段,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完整的听一遍,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样的地方呢?你又看到了些什么呢? (2)感受情绪速度 师:那他们是怎么打字的呢?(速度)他们在打字时候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 (1)哼唱主题旋律 师:在乐曲中有一段旋律是反复出现的,谁听出来了?像这种在乐曲中反复出现旋律我们把它叫做主题旋律。谁能哼唱一下呢?(出示第一乐段曲谱并聆听) (2)再次聆听主题旋律,分析乐句 提问:这段旋律中打字机打了几行字?(叮一声表示打完一行,共四行)这四行都一样长吗?哪行最长?(前三行一样,第四行最长) 长多少?(前三行数6下,第四行数10下)能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呢?(用动作表现) (3)用手中的尺子按照节奏表现打字机的声音。 (4)用打击乐器表演 师:老师这有碰铃、响板、沙锤,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这三种打击乐器表现打字机的这段音乐呢?咱们小组讨论一下,分组表演。 4、聆听全曲,分析乐曲。 师:这段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那到底出现了几次呢?你猜?(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谱) 生:三次 师:有一段与我们的主题旋律不一样,为什么说它与众不同呢?是因为它的旋律、节奏、力度、情绪都不一样了。 生:旋律(平坦 起伏大)节奏(紧凑 舒缓)力度(变化不大 强弱对比大) 5、聆听第二乐段并表现 师:如果说我们的主题旋律都是讲打字员在热火朝天的工作的话,那这一段又在表现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了。 让我们用动作表现一下这一段吧!(高低力度) 6、划分曲式结构。 师:整首乐曲我们已经分析和感受了,那如果让你给乐曲划分段落,你觉得应该怎么分呢? 生: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7、完整聆听,用动作创设情境。 全体学生跟音乐表现全曲,用动作表演全曲。 师:音乐家用音乐生动的描述了打字员的工作,让我不禁对打字员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们呢?好,现在你们每位都是一名打字员,让我们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吧! 四、拓展延伸 1、欣赏《打字机》现场演奏,感受打字机与管弦乐队的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